近日,在张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氏机械”)的热处理车间,刚刚完成了自动化改造的新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其中由机器吊挂的3600根气弹簧杆,经过7个小时,已确定进入第18道工序,即将完成生产。
“过去由人工操作的金属表面热处理工艺,现在已由自动吊装智能控制管理系统替代,拿‘张氏机械物料信息卡’一扫,系统就可以自动运作了。这样产品质量更稳定,产能也大幅度提升了30%以上。”张氏机械技术主管李在山说。
坐落于山东青岛胶州市胶西街道的张氏机械,凭借过硬技术研制的汽车用气弹簧活塞杆,成为奔驰、奥迪、宝马等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的供应商,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2%,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0%,产品远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公司销售额达到3亿多元,是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你们看,正在生产的这批产品经过QPQ工艺处理,后续将被用作山地车的前叉钢管,能大大的提升钢管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抗蚀性,减少摩擦系数,同时变形小、无公害。”李在山说。
2019年10月,应一家知名山地车品牌供应商要求,张氏机械制造山地车的前叉钢管。令张氏机械总经理张茂银没想到的是,小批量生产的产品推向市场后迅速打开销路,目前已稳定接到每月20万支大订单。
什么是QPQ工艺?张茂银介绍说,它指的是盐浴复合碳氮共渗处理技术,通过多种元素渗入金属表明产生复合渗层,在产品表明产生一层12微米以上的致密保护膜。渗入的工艺,通过中性烟雾实验能达到144小时之后不生锈,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山地车能轻松实现往复运动30万次以上无磨损。
为了这12微米、仅相当于百分之一毫米厚的渗入层,张氏机械努力了16年。2005年,未解决传统工艺造成的不稳定性,张氏机械从自制化学原料开始,走上了自主研发新技术的道路。
创新之路,荆棘丛生。2009年,张氏机械首次使用QPQ为德国客户生产一批汽车用气弹簧活塞杆配件,出现磨损漏气,损害了企业利益。“当时我们很快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是人工操作吊装不稳定,对各项工序的时间和温度控制不精确。”张茂银说,那时企业专门从德国请来专家进行指导,花费40万元购买检验测试仪器,但依然束手无策。“于是,我认识到自主可控的研发技术才能赢得市场竞争力,便下决心研发设备。”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张氏机械于2013年对热处理设备做自动化升级,2020年实现了设备的全自动化。
设备创新是张氏机械成为“隐形冠军”的关键。“加工制造设备一般3至5年便开始更新,我们80%的加工制造设备都是自主研发,与进口设备相比成本至少节省八成。”张茂银带领员工先后完成了四代生产设备的迭代,产品技术指标明显高于市场同类产品。
“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现在我们第四代活塞杆加工自动化设备就要诞生了,今年5月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也将改造完成,客户的交货周期会促进缩短,产品质量也会提高,我们的市场竞争力会慢慢的强。”张茂银说。(经济日报 记者 刘成 通讯员 王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