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型大容量电池混动双头豪华客滚船2号船在穗交付

  信息时报讯(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符致冠 钟伟)“油电混动、四驱推进,双向航行、内装奢华”,11月29日,全球首型大容量电池混动双头豪华客滚船——1500客/3658米车道豪华客滚船2号船“P&O LIBERTE(P&O自由)”号在广州南沙交付。据悉,这艘船将投入英吉利海峡运营,主要往返于英国多佛港和法国加莱港。

  “P&O LIBERTE(P&O自由)”号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打造。 通讯员供图

  “P&O LIBERTE(P&O自由)”号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为英国P&O Ferries公司打造。这型船共建造2艘,其中,首制船“P&O Pioneer(P&O先锋)”号已于今年初在英国多佛到法国加莱航线投入运营,对比原来在该航线运营的同类型船舶可减少40%的碳排放量。

  从船侧的舷梯登上这艘客滚船,映入眼帘的接待大厅如同星级酒店,再走几步就是带着落地大窗的餐厅,奢华感扑面而来。

  据介绍,这艘船一次可以搭载1500名乘客和700多辆各类型车辆,适合岛屿、海湾之间的旅客和车辆通勤。船上供旅客活动的公共区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广船国际副总经理周旭辉表示,广船国际在豪华客滚船建造领域深耕20余年,目前已联合国内上下游供应商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内装方面已实现了从设计、制造、安装全过程100%国产化。

  从外观上看,该船最显眼的是左右舷处各配有一个带弧度的巨型玻璃幕墙,从船上透过这些玻璃幕墙往外看,是360度毫无遮挡的海景。

  据该船项目经理孟浩介绍,组成玻璃幕墙的玻璃共有179块,安装难度非常大,第一步是要使用吊机将玻璃吊装到位,再由经验比较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微调,单块玻璃安装平整度不能大于2.5毫米,最终呈现出奢华和大气的效果。

  船上的公共区域配有游戏区、儿童区、餐饮区、休闲区以及露天甲板,内装材料涉及仿柚木地板,软膜天花,全景跃层玻璃幕墙,电控智能玻璃,材料品类繁多,设计和施工工艺复杂,这些充分彰显了国内制造的强大的实力。

  船上的公共区域配有游戏区、儿童区、餐饮区、休闲区等。 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记者发现,停靠在广船国际造船码头的这艘巨大的豪华客滚船,其船头和船艉长得几乎一样。据技术人员介绍,这种设计使这艘船具有独一无二的操纵性能,能够原地360度转圈。其艏艉各有一个驾驶室,驾驶室内的操作设备一模一样,船员可分别在两个驾驶室驾驶。

  据介绍,这艘船船长230.5米,型宽30.8米,服务航速达到20.8节,艏艉结构完全对称,是全球首例前后各配备2台7500kW吊舱推进器的船舶,吊舱推进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360度全回转推进,因此这艘船也能轻松实现艏艉双向航行,这样将有效缩短船舶进出港时间,极大地提高运营效率,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据悉,国际上,在大型客滚船中采用这种双头设计尚属首例。

  由于双头设计的船舶能节约大量进出港时间,和常规单头船相比,在同样距离的航程中,双头船舶的运营航速可以始终处于最佳油耗区间,这也是这艘船更加经济和环保的原因之一。

  据介绍,这型船是目前全球建成的首型大容量电池混合动力推进的双头船舶。船上设置了4个电池间,共配备了1160块大容量电池,电池装船容量达到8.8MWh(兆瓦时),相当于150辆乘用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之和。

  电池的充电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码头岸上的电源进行充电,即当船舶停靠在码头进行客货装载时完成充电;另一种是利用船上的发电机进行充电,且船舶在航行时能够边航行边将多余的电能回收到船上的大容量蓄电池中。能量储存系统还可以在船舶航行时对供电系统的能效进行削峰填谷,确保供电系统从始至终保持在高效的工作区间,以此来实现能源效率的最大化。

  燃油发电推进模式和电池推进模式可实现一键切换,尤其是当船舶在进出港作业及近海航行时,可完全采取电池模式推进,以此来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能最大限度减少对港口和城市的空气污染。该船的振动噪声指标满足DNV船级社相关规则规范中COMF(C-2,V-2)舒适性入级符号要求。

  据广船国际副总工程师陈灏介绍,这艘船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各功能基本能实现自动控制,全船报警点及各种控制点多达12000多个。船舶在航行时,整个机舱能做到无需船员值守,也能对机舱内的情况了如指掌。

  这艘船的信息化集成系统包括采用Wi-Fi6的网络系统、电话系统、门禁系统、娱乐系统、信息展示系统、CCTV系统、UHF系统、充电桩系统、智能淋浴及车辆报警系统等十余个子系统,覆盖船上餐饮消费、店铺出租、旅客消费行为分析、船员管理等业务功能,为船只的航行以及船东的运营提供信息化支撑。信息化集成系统还满足双链路冗余要求,即当一个核心交换机失效后,另一个核心交换机能无缝切换。值得一提的是,该船IT系统由广船国际属下广州红帆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提供,首次实现了相关系统的自主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