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这个秋天,东北松辽平原腹地的伊通河台地之上吉林长春市枫叶红了,秋天脱下墨绿色长衫,换上五彩斑斓的华服,沉寂无语的山林,变得生动起来。阳光下,远处的山上枫树鲜艳热烈、灿烂夺目,犹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正是满眼秋色醉人心,遍地如彩似锦。
金风送爽,稻谷飘香,地处市郊区绿园区西新乡开源村,是个产粮的地方,田野间的水稻,在太阳的照射下,犹如一片金黄色的海洋。秋风起,稻香扑鼻而来,那沉甸甸的谷穗也涌起了金色的稻浪,宛如一幅美丽的稻田画卷。在田间地头,一群群生产队的农民聚在一起忙碌地收割,眼前这一派丰收的景象,让所有人真正体会到“春华秋实”的含义。
就在这一天,远处的公路上驶来了一辆吉普车,后面扬起一阵尘土,便在开源村部停了下来,随即召集村里所有的人宣布一项上级的决议:撤销村治保主任王洪武一切职务!听到这一消息的顿时如晴天霹雳,目瞪口呆,震惊的无以复加。良顷,才对着宣布决定要离去的人抗议说:我是凭借能力上去的,你们凭什么撤销我的职务!此时,他的妻子连忙走过来劝慰丈夫说:不当这个干部也好,我们种田的更安稳。
被宣布撤销村治保主任职务的王洪武,原本是开源村的一个生产队长,在当队长期间,他率领全村老少,农忙时,下田抓季节、促农事,争取粮食丰收;农闲时,上水利,搞副业,搞活经济改善生活。不管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上午挥镰收割、挑担插秧;正午烈日下,东张西望补漏缺、验质量;黄昏时分根据进度谋划次日农事;晚上在闷热的队屋里核算工分。每天都是早到迟归,胸中有盘棋,手里捏张图:河东需打水,西畈要施肥;南荡挖水渠,北坡植桑苗;堤外搞副业,外宅孵谷种,用心调度、分工搭配,井井有条。
王洪武的积极工作,终于得到了全村人的认可,当然,还有上级的表扬,于是升上了大队治保主任的职务。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当上治保主任不久的时候,在这一个位置上还没有坐热,却惊动了上级,并亲自来村里宣布撤销他的职务。这实在令人如坠五天云雾之中,所以,才会有抗议。不过,这事到了第二天,王洪武终于明白,他的撤职,是因为自己当国家领导人的哥哥王洪文被逮捕了,他自然也撤职了。不过,他又想了想又觉得不平,自言自语地说:我哥哥下台关我啥事,我一辈子才见过他两次呢,根本就没有沾他的光。
王洪武,1937年出生,比自己的哥哥王洪文小两岁,从打小记事时开始,对自己的这个哥哥记忆都比较模糊。他的父亲王国胜天性开朗、乐观,每到农闲的时候,最喜欢看的是东北的“二人转”,这些活跃在乡村的节目,演出的绝大多数都是古代的英雄人物,特别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关云长、赵子龙、张翼德之类,这些剧目可谓是百看不厌,每看完一出,都免不了夸赞一夸这些英雄人物忠肝义胆,文武双全,后来,他妻子一连生了四个儿子,便分别取名为洪文、洪武、洪双、洪全,以纪念这些他心目中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当然,也期盼指望这一些孩子将来能够像英雄人物一样出人头地,流芳后世。
但是,很快他们父亲王国胜的愿望便落了空,由于孩子多,收入少,特别是那年月东北处于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之下,对东北人民实行残酷的压迫、剥削,东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谓是民不聊生,王国胜家里本来就清苦,这下就变得更困难了,基本吃了上顿愁下顿,本来七八岁以上的孩子都得上学,但他家根本拿不出钱让孩子上学,因此,大儿子王洪文便被父亲派到一个亲戚家去放猪、放牛,顺便为家庭里挣点零花钱。
雇王洪文到他家放猪的是他大姨,姨父看到这孩子长得眉清目秀,面相白净,聪明伶俐,嘴巴很甜,对他格外喜欢,就把他当成自家的孩子一样,不仅吃住一起,稍有时间也教育自家的孩子,教这个表兄弟读点书。不过,姨父母虽对他好,但这些表兄表妹认为父母“偏心”,经常刻意嘲笑他:你一个放猪的,能学得到,看得懂吗,还是快去放猪吧!还瞧不起脏兮兮的王洪文,常趁父母不在欺负他、数落他,这些话,对王洪文的刺激很大,小小年纪认为这个世道的不公。
在替姨父家放猪寄人篱下的日子里,王洪文断断续续读了点书,识得一些字,当然,他的弟弟王洪武就没什么机会,只是一心埋头帮助父母在农田里耕作,直到日军宣布投降,东北回归到祖国的怀抱。
这一时期,王洪文和弟弟王洪武都已经是十来岁,进入了记事的阶段,据王洪武回忆哥哥的情形,他已经不喜欢替人家做长工放猪,而是到各地流浪,对家里人说是想找到一份更稳定的事来做,没固定工作的他,偶然回家里来,向父母弟弟们讲一些外面所见所闻的新鲜事,有一次在街上看到一群“老毛子”(东北人称苏联人为“老毛子”),在一个饺子摊上买饺子,没东西盛,就把帽子拿下来,叫人家把饺子往帽子里装,然后带回去吃,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到了他的老家解放的那一年,王洪文家的屯子里也来了,在他们的帮助下,把田都分给了农民,翻身作主人的贫苦农民王国胜特别高兴,全力支持自家的孩子帮助开展一些工作,那年月十几十的王洪文最崇拜的偶像,就是战士,男孩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女孩嫁给了,是“支援革命”。王洪文特别想参加,无奈体检不合格被搁下,只好回到家里种田。
这个时候,他的父亲王国胜身体不好,作为长子且长得身材高大,做事机灵的王洪文,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承担起了家里大小农活及家里事务,加上屯子里互助组的帮助,父亲就把他定位自己种田的“接班人”打造,晨起床就开始干活,农忙又抢季节,便日复一日犁田、耙田、施肥、播种、锄地、收割所有农活都得干,干得比大人都精细,秋天收成也很好,一家人在这一年就吃饱穿暖了,邻里都称赞这孩子将来是干农家的一把好手,眼看一个崭新的农民要诞生了。
正当王洪文要在老家这片农田里大显身手的时候,他的机会来了。1950年底朝鲜战争爆发,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很快在全国各地传开了,当时上级考虑,除了调集一些兵力陆续入朝参战外,还决定在东北就地征兵,毕竟东北地区离朝鲜近,气候等各方面都比较适应,经过一定的军事训练后,作为志愿军的后续部队,入朝作战。
就这样,东北地区的征兵条件相应放宽了一点,大家都抢着当兵,王洪文一听到这一条消息,来不及和父母商量,就坐着马车,毅然前往征兵处,这一次果然如愿以偿地实现了他当兵的梦想。此时的父母和兄弟们,心里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王家终于出了个,光荣啊,担忧的是,王洪文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一走,家里的活就没有人干了,一家的生活会很困难。尤其是在枪林弹雨的朝鲜战场上,十分危险,很可能一去就回不来了。
当然,最后家里人全部同意他参军参战,王洪文离开家乡时,父母兄弟们都流着泪送到屯子边上,尤其是懂事的弟弟王洪武拉着他的手不放,王洪文心里也很难过,但他却没有流泪。王洪文入伍穿上军装,训练才短短的一个月时间,由于当时军情紧急,便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卫国战争,他是分在浙江湖州27军军部里当通讯员,27军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王牌部队,其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其中有一位指挥员尤太忠,1955授少将,后来授予上将,所以王洪文当时跟原二十七军军长,后任内蒙军区司令尤太忠很熟,尤太忠看见他就喊“小王,小王“。
到了朝鲜战争后,王洪文当了一名通信兵,那个年代的打仗,不像现代战争的高精关端科技,特别是通讯技术,上级到基层一线的作战命令,靠的是人体物理传送,炮火纷飞,枪弹无眼,打起仗来,人家都躲在战壕中,通信员一个人越战壕,爬山岗,跑到前线指挥官面前传达命令也并不容易。
不过,由于王洪文人很机灵,这通讯员他做得很出色,每次都能达成目标,而且胆子不小,他到前钱去送信,炮火连天,跑得累了,就拉两个死人垫在下面坐着,休息一会儿,然后再往前赶路。即使是这么危险的工作,也牺牲了不少的战友,他竟然没有负过伤,能算得上是战场上非常幸运的人物了。
由于他在战场上的表现积极,工作也很努力,加之很爱学习,不懂的,就向文化水平高的人请教,几年下来,倒也积累了许多文化、历史知识,被领导看中提拔成为一名副排长。三年抗美援朝胜利之后,在战场上有一定资历的他又调任军乐队,具体工作是吹黑管。
黑管,又名单簧管,是木管乐器的一种,有一个鸟嘴形的吹口和圆形的空心,管身由五节可装拆的管体组成,管体呈圆筒形,下端为开放的喇叭口。在吹口处固定一个簧片,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薄薄的簧片尖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不过,就没有音乐细胞的王洪文,后来他自己描述,在二十七军的军乐队中上台吹黑管表演,根本就是“滥竽充数”,混在大队中动动嘴算是吹了,倘若有一天哪位领导想单独听,那就露馅了。
不懂乐谱的王洪文混在军乐队里面瞎吹吹也就算了,后来乐队的领导发现,他整日吊儿郎当,那年月戴的是船帽,他竟然在练习吹号的时候把帽子扔来扔去,影响极坏,于是从军乐队的位置上复员,级别是副排级分配到上海国棉十七厂当了保全工,所谓保全工,就是保证机器安全的工人,严格就是定期给纺车机器加润滑的机油,所以国棉厂的同事当时都叫他们“小加油”。
不过,种过田的王洪文感觉自己是国营工厂的正式工人,比在家种田就好多了,总算是跳了农门,因此,他的工作也很积极,不懂纺织机械技术,他就开始自学,还请教老技术员和老工人。年轻,脑子也聪明,再加上工作认真,所以很快就掌握了必要的技能,并在随后的工作里,得到了厂里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当工人的时候,王洪文住在杨树浦厂里的集体宿舍里,礼拜天休息时经常到市里来玩,玩好要回厂的时候,就买六瓶啤酒,左面胳肢窝夹两瓶,右面胳肢窝夹两瓶、手里再拿两瓶,拿好六瓶啤酒后,从外滩搭六路有轨电车,―面乘车,—面喝啤酒,电车‘框当’、‘框当’开到杨树浦,六瓶啤酒统统喝光。他那时的工次绝大多数都是一分也不剩下,他用钱很厉害,没积蓄也没有房子,要找对象很困难。
几年以后,还是有人看他比较帅气,做事算认真,便认识了棉十七厂托儿所的一名临时工,做保育员工作的崔根娣,她从小被一对老工人夫妇领养,养父养母在定海路桥有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平房,王洪文觉得崔根娣条件不错,他能算得上是高攀了,追求了她以后就结婚了。婚后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
王洪文结婚后不久,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很多青年都去开发新天地了,他自然也不例外,被派去崇明岛开垦农场,不过,曾经种过多年田的他,能算得上是干回了老本行,他做这事十分卖力,能算得上是知识青年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工作认真努力,表现积极的他被领导看中,还得到了提拔,后来成为上海棉纺织17厂一名保卫科干事,此时正式步入当年人人羡慕“铁饭碗”的国家干部行列。
文革开始后,王洪文从在国棉十七厂里贴四淸工作队的大字报开始,慢慢一跃成为上海最早的造反派之一,从此步入快速上升的通道。其实,纵观他这些年所做事情,拿领导的人话说,他的经历算是相当丰富,当地放猪娃的长工、当过农民、参过军、上过战场、当地工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到后来他自然也身不由己地进入快速上升的通道。
然而,就算在部队、工厂锻炼学习多年,仅有初中学历的王洪文,后来赴北京就任前深知以自己的能力,根本没办法承担相应的责任重大的国家事务,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他自然懂得这一个道理。所以,在那些日子里,他大部分的时间用在钓鱼、打猎、喝酒上,在自己的岗位上堪称是毫无建树,只好这样消磨自己的青春,自知长此以往,深知真面目必将“露馅”,被清除也是肯定的。
当然,在王洪文上调北京后,他在老家的弟疵王洪武也被人看重,村里乡里经常有人请他出去办事,由于他有这层关系,办事情也不难,那时他帮村里乡里办了许多事情,例如替乡里买了一辆汽车,给村里买了一些低价生产资料,这在当时来说是不容易的事情。后来,大哥王洪文出事之后,作为弟弟的王洪武曾经到监狱看望这个哥哥,人家称,兄弟俩站在一起,身材、脸型、长相,眉宇间个模子里出来的,一同去拜访的同伴都惊呼,简直分不清是谁,长得太像了。
这次王洪文叮嘱弟弟妹妹们要好好劳动,不要背包袱;叮嘱他们好好过日子,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照顾好母亲的身体。他说过这些后,话就很少了。而他的弟弟王洪武对大家说,每一个人应该勤勤恳恳,本本分分,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地生活,绝对不能指望什么一夜暴富或者一步登天。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永保平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国一个奇怪的现象:收入1万以下的夫妻,吵架基本都是为了钱;1万以上的家庭,吵架都是一方很强势。
英超刺激夜!连扳2球, 95分钟绝杀,2-1逆转,英超第10豪取3连胜
24小时104分!约基奇狂轰48分14板8助3断 昨天刚破生涯纪录砍56分
机械师曙光电竞台式机“Ultra 9 285K + 4090D”首销,31999 元
消息称优派明年初推出 520Hz 超高刷 OLED 显示器,有望 CES 公布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